2025年汕尾重大项目规划:老区蝶变,开启湾区东

汕尾 更新于:2025-05-10 16:45
  • 静谧而安静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东翼枢纽门户,汕尾正以"西承东联桥头堡"的全新定位,在2025年按下高质量发展快进键。根据省、市两级政府工作报告及权威发布,今年汕尾共纳入省级重点项目66个,总投资2471亿元,数量居粤东首位;市级重点项目319个,总投资4213.3亿元,涵盖交通基建、产业升级、生态保护等六大领域,一幅"海陆联动、产城融合"的发展蓝图正加速落地。


    一、海陆空立体交通网成型,深度融湾再提速


    汕尾正以"轨道上的大湾区"为核心,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广汕高铁已于2024年通车,汕汕高铁预计2025年底实现全线贯通,届时汕尾至广州、深圳将进入"1小时生活圈"。作为粤东首个4D级民航机场,汕尾机场正式纳入省重点预备项目,选址陆丰上英镇,远期规划升级为4E级国际机场,预计总投资近50亿元,将填补粤东航空枢纽空白。同时,深汕西高速改扩建、兴汕高速二期等项目加速推进,滨海旅游公路马宫至鲘门跨海大桥启动前期工作,形成"高铁+高速+港口"的立体交通网络,全面提升承接大湾区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


    二、千亿级产业集群崛起,新能源赛道领跑


    依托"深圳总部+汕尾基地"模式,汕尾正打造大湾区东翼先进制造业高地。比亚迪新一代电池项目和汽车研发试验基地全速建设,2025年产值预计突破180亿元,带动弗迪科技、立威新能源等产业链企业集聚。深汕合作拓展区重点承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等"新三样"产业,规划建设千亿级汽车城,预计2027年实现年产值超2000亿元。在绿色能源领域,汕尾已建成全国最大平价海上风电场,2025年新能源装机容量将突破1800万千瓦,形成"风光水火核储"多能互补体系,为产业发展提供低成本绿电保障。明阳智能全球首台18MW海上风机下线,推动汕尾成为亚太地区风电装备制造创新高地。


    三、城乡融合示范标杆,生态经济双丰收


    以"百千万工程"为抓手,汕尾创新实施"明珠系列"攻坚行动,打造18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和10个连线成片示范区。海丰县跻身全国县域发展潜力百强,梅陇镇入选全国镇域发展潜力百强,乡村集体收入超15万元的村占比达63.59%。在生态领域,绿美汕尾生态建设成效显著,2024年完成造林绿化176万株、总量全省第二,品清湖南岸碧带、海洋绿美科普长廊建成开放,红海湾美丽海湾环境提质工程入选省级示范项目。全国首个"海上风电+海洋牧场"融合项目——中广核"伏羲一号"投运,年产能900吨优质鱼类,探索出"蓝色能源+海上粮仓"的可持续发展新模式。


    四、民生福祉持续增进,智慧城市启新篇


    2025年,汕尾计划投入超百亿元推进民生工程,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三年居全省第一,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短板加速补齐。作为数字经济新引擎,亚美科技智汇中心项目建成后将形成车联网大数据研发、智能制造等产业集群,推动城市智慧化管理升级。同时,"三线"整治工程完成667个行政村改造,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提升,南联村等电气化示范村实现屋顶光伏、充电桩全覆盖,为乡村振兴注入科技动能。


    从革命老区到发展热土,汕尾正以重大项目为支点,撬动海陆丰大地的深刻变革。随着深汕特别合作区与汕尾全域协同发展,这座湾区东翼城市有望在2030年前实现GDP翻番,成为粤东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标杆典范。未来已来,汕尾正以"融湾先行"的姿态,书写新时代老区振兴的壮美篇章。

    举报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