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汕尾市位于中国广东省东南部,是广东省的一个地级市。近年来,汕尾市在多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1. "经济发展":汕尾市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海洋经济。特别是在海洋经济发展方面,汕尾市依托丰富的海洋资源,大力发展海洋渔业、海洋旅游业等。
2. "基础设施建设":汕尾市加大了对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了城市的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例如,汕尾港的扩建、高速公路的修建等。
3. "城市面貌":汕尾市不断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质。通过实施城市绿化、亮化、美化工程,打造了一批具有特色的城市景观。
4. "民生改善":汕尾市着力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加大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投入,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5. "文化旅游":汕尾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如红海湾、玄武山、鲘门古城等。近年来,汕尾市加大了对文化旅游产业的扶持力度,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总之,汕尾市在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城市面貌、民生改善和文化旅游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果。当然,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城市,汕尾市仍需在多个领域继续努力,以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举报 -
要看一座城市的未来,首先要了解这座城市的历史。汕尾市又被称为海陆丰地区,从明代到近代的大部分时间归惠州府管辖,新中国成立后,曾被汕头地区管辖过二十多年(1959年到1983年),但在建市前的一小段时间(1983年到1988年)里又重归惠阳地区管辖,直到1988年才被国务院批准成立地级市。
由于海陆丰地区数百年来的大部分时间归惠州府管辖,所以大部分海陆丰人对其更有认同感。那么,为什么现在很多外地人认为汕尾属于潮汕地区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 组成目前汕尾市的旧海丰县和旧陆丰县曾由汕头地区短暂管辖过;
- 汕尾和汕头都包含有“汕”字,而且一“头”一“尾”,普通人会自然而然地将两地联系起来;
- 陆丰的三甲地区与潮汕地区相近,两地人员交流密切,因此有部分本地人认同自己的潮汕人身份;
- 潮汕人在外做生意的人员众多,汕尾人为了抱团,会加入当地潮汕商会来抱团生存。
但这四点并不足以说明汕尾属于潮汕地区:
- 虽然旧海丰、旧陆丰两县曾被汕头地区管辖过,但大部分时间是属于惠州府管辖,不同于潮汕三市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同属一体;
- 汕尾市中的“汕尾”二字其实与“汕头”关系不大,汕尾市在建市之前都称为海丰或陆丰,没有汕尾的称呼,而只是因为在1988年建市时,选择了当时海丰县下的一个沿海小镇为市中心,以镇名来取市名,并不是所谓的头尾关系;
- 与潮汕三市接壤的陆丰东部地区,其受到潮汕文化的影响是正常的,这只能说明汕尾拥有潮汕文化,但汕尾的主体文化是河洛(闽南)文化,所以这也不能说明汕尾就是潮汕地区。
- 至于汕尾商人加入潮汕商会的问题,这并不能说明汕尾属于哪个地区,这当中更有利益因素的考量。
所以个人认为,汕尾并不属于潮汕地区,但汕尾是河洛(闽南)、潮汕、客家和广府等文化的汇集地,它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海陆丰文化。
上面提到了是以汕尾镇为基础建市的,汕尾镇是当时海丰县的沿海重镇,选择在此建市也是选择“港口立市”的战略。但不幸的是,历任政府并没有重视港口建设和相关产业的引进,造成了现在汕尾港规模变小并且成了渔港、汕尾新港区迟迟不上马的局面。由于临港产业缺乏重视、城区人口规模薄弱和现代产业体系不够健全,作为汕尾中心的城区迟迟没能发展起来,更别说带动周边县市发展了。
但是,这一局面随着石杨组合的到来得到打破。石杨在位的四年里,汕尾市区及各县市的产业布局基本完成,并且规模小成。
- 市区:重点园区有汕尾高新区和物流产业园,布局商务、物流、旅游、康养、电子信息、新能源和生物医药等产业;
- 海丰:重点园区有生态科技城和深汕扩展区,布局红色旅游、电子信息、珠宝、宝石、服装和种植业等产业;
- 陆丰:重点园区有东海产业园和临港产业园,布局海上风电、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水产养殖、农物种植和滨海旅游等产业;
- 陆河:重点园区有新河工业园和陆河第二园区,布局汽车、生态旅游、生猪养殖、青梅和建筑材料等产业。
基本上每个县市区都布局了产业园区,以后,汕尾人都有机会在家门口工作了!同时,在2019年底,深汕合作区正式宣布由深圳全权管理。近日,深圳市也宣布要打造“两个百平方公里级”高品质产业空间,并且会在深汕特别合作区内整备约30平方公里产业用地来进行产业布局,这也就意味着深圳将会把更多的产业布局到深汕合作区。汕尾也将更近地接收到深圳的辐射。
总的来说,汕尾目前各地区产业布局基本完成,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大力招商引资。相信在“双区(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特色社会主义先行区)”、“海陆丰革命老区”和“深圳都市圈”相关政策的带动下,在新一代领导班子“张逯组合”的带领下,汕尾一定会有大发展!
举报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