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31日上午,“烽火学魂·人文传承——‘海丰三杰’抗战精神纪念活动”在杨成志生平事迹展馆举行。
活动中,城区东涌镇赤古村第一书记赖海德在致辞中向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杨成志生平事迹展馆在深圳对口帮扶、汕尾市政协大力支持以及社会各界的热心帮助下筹建的过程。他表示,在新时代背景下,铭记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是凝聚民族精神、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海陆丰作为红色热土,要深入挖掘本土历史文化资源,引导干部群众和青少年从先辈事迹中汲取精神滋养。
汕尾市散文诗学会会长侯洁春从文学与精神传承的角度,阐述了“海丰三杰”在学术、文艺与教育领域的卓越贡献。他特别指出,钟敬文先生作为中国民俗学奠基人,其学术与创作深刻影响了海陆丰的文化气质,为本地赢得“散文诗之乡”美誉奠定基础。汕尾市散文诗学会通过举办“柯蓝杯”全国散文诗大赛等活动,持续推动人文精神与红色基因融合,传递时代强音。
致辞结束后,全体参与者向“海丰三杰”塑像敬献鲜花,以简朴庄严的仪式表达崇高敬意。随后,嘉宾参观了杨成志生平事迹展览。企业代表黄乐义详细介绍了杨成志在人类学、民族学等领域的杰出成就,呈现其与钟敬文、马思聪在民族危难时期以学术与艺术报国的崇高风范。
在专题讲座环节,白求恩精神研究会医学人文分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杨佳鑫系统梳理了“海丰三杰”的成长经历、学术贡献与精神内涵,深刻阐释了他们在抗战时期的文化担当与家国情怀。他指出,“海丰三杰”分别从学术、文艺与文化实践等多维度为抗日救亡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其精神是海陆丰人文传统中“团结奋进、爱国爱乡、坚韧不拔”的重要体现,也是中国知识分子在民族危难之际勇于担当的生动写照。与会嘉宾热烈交流,探讨如何将这一精神遗产融入当代实践,激励今人在新时代砥砺前行。
本次活动通过实地参观、专题讲座与互动交流,深化了公众对“海丰三杰”与海陆丰人文精神的认知,激励人们从历史中汲取力量,将先辈的奋斗精神薪火相传,在新时代征程上团结奋进、继往开来。
本次活动由白求恩精神研究会指导,赤古村村委会、白求恩精神研究会医学人文分会、汕尾市散文诗学会、汕尾市成志文化创意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汕尾市散文诗学会顾问柳成荫、学会会员代表,汕尾职院师生,凤翼文学社代表以及多位专家学者和各界文化人士出席活动。
南方+记者 彭骏
【作者】 彭骏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举报